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首页〉〉〉新闻聚焦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谢旭人讲话


会场概况


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讲话


新世纪的技术创新的电视论坛


国际产学研联合高层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

  2002年12月18-19日,由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际产学研联合高层论坛”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及科学院的领导、地方政府官员、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六家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校长或中心主任、机构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这次论坛。这次论坛是为了庆祝中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实施十周年而举行的,是我国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十年以来第一次国际产学研联合高层论坛。是由国家产学研工程办公室、清华大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共同承办,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具体承办的。
  本次论坛旨在研讨新世纪如何运用全球资源,实施协同研发战略;交流国际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先进经验;为区域和企业开展国际产学研联合、国际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转移合作搭建一个大型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是为适应加入WTO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强国际产学研合作,加速中国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打造区域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分析在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官、产、学、研的地位和作用。
  论坛分“产学研国家战略及全球化技术创新趋势”、“技术创新构筑企业竞争优势”、“全方位打造产学研增长价值链”、“国家技术转移合作圆桌会议”、“CCTV技术创新电视论坛”五个专场。与会代表就“国际产学研与技术创新的探索与展望”、“世界各国实施产学研联合的经验与案例研究”、“中国产学研结合如何应对WTO和新经济的挑战”、“大学和企业研发部门的合作及协同效益”、“产学研国际战略及全球化技术创新趋势”、产学研结合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等一系列议题展开了研讨。
  论坛上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谢旭人、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杨柏龄、清华大学副校长何建坤、山东省王元仁副省长、美国官产学研研究圆桌会议主席玛利莱亚·马约等23名中外演讲者做了精彩的讲演。
  谢旭人副主任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实施产学研开发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要求进一步认识产学研联合的重要性。他说,十年来,通过产学研联合,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成套设备,培育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地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他要求新世纪加大产学研联合开发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企业作为产学研联合的主体地位,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
  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总结了我国高校在建立技术创新基地,促进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科技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尝新工作,为企业培养人才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并指出,高校科技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抓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发挥高校科技在促进区域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高校技术创新基地体系的建设,鼓励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高校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服务平台、推进科技园建设、进一步加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力度。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何建坤在演讲中介绍了十年来清华大学在产学研联合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他说,产学研联合工程实施十年来,清华大学在与地区合作、服务区域经济方面以技术转移为宗旨,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技术合同为主要内容,向省市地区辐射。何建坤副校长最后指出产学研是一项生机勃勃、日益发展的事业,将继续努力,将产学研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美国官产学研研究圆桌会议主席玛利莱亚·马约的演讲题目是“美国在全球竞争中的排位及原因”。她就中美人才走向及分布、人才获取方式、劳动力问题及解决方法、研发资金的投入的比例及来源、促进产学合作对增加研发资金的作用、专利及其发明者构成类型、专利和论文、产学研合作类型等方面给出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图表与数据,并做了详细的分析比较。马约女士认为中国政府需要增加大学的科研经费,以及各个行业内部提高行业自身的研发经费;合理分布科技人员,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加强企业和学院之间的联系及企业研发人员的远程培训与教育;国内企业应加紧与国外先进技术和企业的联系,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使得国外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地、快速地转变为生产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
  “国家技术转移合作圆桌会议”,由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副司长主持。参加人员有:清华大学龚克副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樊明武校长;四川大学张义正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曹兆敏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贾玉健主任;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钱峰处长;中国科学院北京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姜卫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关晓岗副院长;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高级顾问桑德林先生;法国格林诺布尔第一大学国际关系副主任奈末兹先生;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荣誉校长弗尔隆先生;新西兰怀克托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维姆斯博士;此外还有吉林大学,中科院有关科研院所和技术转移企业,技术市场有关代表。与会代表主要就各自大学和部门的技术转移运作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如何培养专业化技术经理人以及如何判断专利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价值等问题上交流了经验和看法。
  新世纪的技术创新的电视论坛。由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著名主持人曲向东主持。参加的嘉宾有国家经贸委技术装备司司长周建平;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龚克;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洪德;山东兖矿集团董事局常务副主席莫立崎;美国官产学研研究圆桌会议主席玛利莱亚·马约;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高级顾问乔恩·桑德林;德国戴姆莱·克莱斯勒公司前任国际研发部经理埃克卡特·利菲尔德。论坛就政府在产学研方面所起的作用;政府如何考虑将资金投在什么地方,并发挥它最大的效益;就知识产权问题以及企业是怎样看待跟“学”和“研”的合作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论坛反映出中国的产学研结合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现在中国的基本情况就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科技投入很少,人才流失。完全靠他自己去搞,很难。而科技界呢,成果比较多,转化又比较难。就像把金矿炼成金子是个很长的过程。再开发、系统化、集成化、产业化。如果能够双方通过资产纽带建立一个实体,双方的责任就不一样了。这种模式可能更适合中国。电视论坛的过程也是风趣幽默,互动精彩。
  本次“国际产学研联合高层论坛”认为:十年来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技术转让、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课题、共办高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取得了明显效益。在探索产学研联合机制及有效运行模式,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集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和教育水平,推动经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首届全国产学研联合成就展暨洽谈会”。
  此次论坛向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现场直播。中央2套经济台将要为这次论坛做个专题节目。
  本次论坛办的非常成功,政府有关部门、海内外机构、新闻媒体及与会国内外均给予了肯定,反响热烈,国家产学研工程在国内外得到了一此大力的宣传。清华大学领导十分重视这次论坛的组织工作,何建坤常务副校长和龚克副校长两位校领导多次听取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专题汇报,研究解决论坛有关问题,校机关各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从会议整体策划、主题的选择、国内外演讲嘉宾的邀请、会议的筹备工作、会场的布置、代表的接待、后勤保障与媒体的联系等都争取做到了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益求精。论坛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高效运作,保证了论坛高规格、高质量、高效率成功召开。期间,国家产学研工程办公室的领导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具体的指导。


本站内容清华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发布维护
® CopyRight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