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咨讯[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国际厂商动态
2007-2-26 9:49:00

    群雄纷纷出击 迎接汽车电子新主流时代  

    根据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及资料显示,汽车电子市场将从2003年的13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15亿美元,到2008年的预期平均增长率为9.2%,其中又以安全相关系统的增长为最高。2004~2009年整体车用电子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变成7.4%。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汽车的增长,更可望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业界相关厂商无一不摩拳擦掌,觊觎此市场大饼。  

    汽车一直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而为汽车创新及贡献主要力量的汽车电子制造业,近几年也被罩上一层光环。据iSupply预测,未来几年最热门的电子应用非汽车电子莫属,既然发展前景为人们所看好,在中国当然也被视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半导体业者进入车用电子市场着实不易,不仅要提供芯片解决方案给客户,更要重视客户的感受,并提供许多其他技术支持服务。但是,一旦获得车厂信任,与其达成共识,通常车厂的忠诚度很高,合作关系紧密,客户不易流失。  

    根据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资料显示,2004~2009年整体车用电子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4%,其中安全相关系统的增长最高。而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研究显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主要仍由全球主力汽车电子厂商所掌控,多家厂商分踞市场,竞争激烈,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电子零配件厂商依次是博世、德尔福、伟世通、德国大陆、现代莫比斯、深圳航盛、摩托罗拉、电装、西门子VDO、法雷奥。2005年这十家厂商占据了中国汽车电子70.5%的市场份额,针对这些厂商,全球前十大半导体排名厂商产品大部分也已被这些公司采用。由此可见,汽车电子配套厂商的竞争态势,依然是由外商主导。以目前汽车强调安全、舒适及环保的三大重点来说,所涵盖的车用领域极广,其解决方案主要可分五大块:自动、安全性(Safty)、信息(Information)、动力(Powertrain)、底盘(Chassis)、车身(Body)。Strategy Analytics预测,汽车电子市场将从2003年的13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15亿美元,到2008年的预期平均增长率为9.2%。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汽车的增长,更可望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全球前十大抢食中国市场大饼  

    对每一个汽车半导体厂商和汽车电子厂商而言,目前全球汽车在欧美及日本市场已供应趋缓,所以,无不视中国为下一个直接面对面的肉搏战场。为满足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在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满足汽车安全、舒适要求,并符合有关环保、节能以及智能化等创新需求,厂商无一不摩拳擦掌,觊觎此市场大饼。  

    飞思卡尔扶持国内汽车电子  

    2005年全球车用半导体营收排名占前10名的榜首,飞思卡尔(Freescale)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汽车及标准产品部业务拓展经理康晓敦表示,国内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大部分国外的大型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均已在中国建厂,很多已开始建立中国的研发中心。除了控制类汽车电子(发动机控制,ABS,Airbag,车身电子等)外,通讯娱乐系统(Telematics)也越来越重要了。  

    近期飞思卡尔也与意法半导体(ST)合作开发POWE RPC内核MCU,目标应用于动力控制、安全控制、通信娱乐系统。两家公司将携手开展一项广泛的联合创新计划,共同组建一支微控制器设计团队,利用处理工艺技术,共享知识产权,其中包括大功率MOS技术。意法半导体主要供应在动力传动系统控制、底盘与安全、车身安全及车载娱乐系统四大主力市场。2005年车用电子占ST市场营收比重达16%以上的亮眼成绩,这项合作无疑使飞思卡尔和意法半导体达到双赢地步。  

    康晓敦同时介绍飞思卡尔对中国市场的行销战略是相对不同客户有不同的侧重点。针对国内汽车电子客户,飞思卡尔主要以扶持和帮助为主,从低端汽车电子开始提供许多参考设计(如现在主推的车身电子);也会与整机厂合作,尽快提高中国汽车电子的整体水平。  

    富士通持续创新开拓市场  

    对汽车电子亦展现出雄心勃勃的富士通(Fujitsu),在中国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FPS、GDC及车载网络为主攻市场的富士通目前正着力于研发更加高速、省电、低功耗的指纹传感器。通过这种具有高精确和灵敏度的指纹识别技术,车主可以控制车的遥控操作、发动机点火及个人参数设定,从而大幅提高了汽车的安全防盗性。目前,图像控制器是富士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一大强项,占有全球40%的市场份额。  

    飞利浦走在市场之前  

    一直活跃于中国市场的飞利浦半导体公司(Philips)汽车电子与识别产品大中华区行销总监张焕麟认为,中国正在快速地成长,成为不光是汽车生产也是汽车销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对于飞利浦来讲,在这样一个大的市场上,要有自己的存在,要有自己的业务发展,主要是考虑几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帮助那些来到中国进行生产的全球伙伴,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伙伴等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要帮助本地的中国客户,因为本地的中国客户在中国市场上确实也在取得非常快速的增长。所以,飞利浦订下的目标是要比中国市场自身的增长还要迅速。飞利浦不光是关注全球的汽车行业伙伴和客户,而且也关注中国本地的伙伴和客户。一方面要关注全球的一些趋势,另外一方面也要考虑中国市场上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车用无线电市场上,仔细观察后端市场的一些活动,会发现很多生产和开发活动都是在中国进行的。  

    针对中国的特定市场,飞利浦的主要作战方针首先是积极宣扬飞利浦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技术及市场份额的地位;同时也会大力推广其在中国富有的竞争性、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参考设计。同时,积极增加技术支持资源,帮助客户完成整个的产品开发。  

    英飞凌勇于接受市场挑战  

    盘踞全球前十大车用半导体营收第二名的英飞凌(Infineon)半导体公司,汽车市场的发展重心主要着重在车身、动力、安全控制等三大系统。  

    英飞凌高层认为,今后几年汽车半导体行业将面临如下发展趋势和挑战:  

    质量第一  

    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在不断攀升的价格压力下,保持并提高质量水平。汽车制造商正在将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期望,延伸至他们的系统供应商,然后到整个价值链,最后到组件制造商。因此汽车行业对组件故障率的要求,正在趋向零缺陷水平。对此,英飞凌通过发起“卓越汽车产品质量(Automotive Excellence)”计划,在短短两年之内,英飞凌就将基于“百万芯片零缺陷”生产的产品比例提高了一倍,达到60%左右。  

    减少线束以提高系统集成度,降低复杂性  

    平均而言,如今汽车上的联网控制单元最多为50套,而在高端豪华轿车上则多达80套。例如,大众Phaeton包括2,110根电缆,全长3,860米,总重64公斤。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度不断加大,使得即使是次要的组件在独立工作或与其他组件一起使用时,也要达到100%的可靠性。所有这些都和降低复杂度有关,而与减少技术创新无关。  

    提高功率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要求系统功率达到100kW,这是前所未闻的。对于系统和半导体制造商来说又是一大挑战,尤其是需要考虑到对汽车空间、重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永恒的要求。  

    加速集成化      

    当前的发展趋势是分散比较简单的控制任务,同时集中更加复杂的监控任务,二者都要求在半导体产品中集成新的功能。对于半导体制造商来说,分散意味着融入新的功能从而使外设更加智能化。要实现这一目标,方法之一是结合两个或更多硅芯片,然后将其放在一个“匣子”内,成为一个系统级封装(SiP)。以英飞凌的胎压传感器为例,一个系统级封装实际上由大量传感器组成,包含微机械压力和加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能量管理和通过RFID接口的信号传输功能。或者,在同一个硅片上融合这些功能,创造出众所周知的片上系统(SoC)。  

    瑞萨携手合作伙伴共创未来
  
    瑞萨半导体公司(Renesas)在汽车电子市场上的合作伙伴相当多,包括应用软件厂商、操作系统厂商、电信服务业者、引擎控制模块制造商及汽车制造商等。此外,该公司还参与许多国家层级的智能型运输系统计划。  

    瑞萨半导体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自动车营业技术部长堀田慎吉及副部长杨峥荣双双表示,以中国市场来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工艺性及整合性能力较少,所以瑞萨所推出的产品,也不以应用针对在单一部分来开发,而是以整个应用来提供解决方案。目前,新推出将2D/3D图形引擎和32位RISC CPU内置于汽车导航用单芯片LSI,即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