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咨讯[环境]
黎巴嫩的污水处理
2005-12-22 10:20:00


  污水排放与处理是各国政府头痛的心病,黎巴嫩因为国土狭小而人口密度大使得这个问题更显严重。据统计,黎巴嫩每年排出生活污水2.49亿立方米,产生BOD10万吨,工业污水4300万米方米,产生大约BOD5000吨(数字源于METAP/Tebodin, 1998)。

  污水处理需要大量的投入,首先要建设污水采集管网,再送入污水处理厂(站)进行水处理,之后还要处理淤渣,这对债台高筑的黎巴嫩政府来说,不啻是一个沉重的压力。由于内战期间此领域投入的缺失,原有管网老化,内战结束时,排污管网功能基本丧失,污水处理厂更是空白。战后重建初期,政府进行了有限的投资,主要是恢复老管网的基本功能,到1997年,全国约50万民用建筑中的37%已连通市政排污系统,其余的63%则使用独立式的化粪池,或者干脆直接排放至河床或地下。97年之后,政府持续增加投入,今天的管网覆盖率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但应当高于1997年的水平。

  大贝鲁特行政区包括贝鲁特市及黎巴嫩山区省(含麦腾、巴阿卜达和阿莱)集中了全国一半的人口,该区的排污管网已初具雏形,基本上沿市中心分为南北两大采集系统,全市污水管网基本依照东高西低的地势而将污水汇集到海滨的南北两大管网中。南部管网以现有的GHADIR污水处理厂为中心,由沿海的南北两条主干线构成,全长9公里,汇集北自MANARA、南起NAAMEH区的污水,覆盖78.4万人口,GHADIR污水处理厂是黎巴嫩目前唯一运行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北部污水管网以DORA为中心,也由南北两条主干线构成,全长17公里,汇集北至德巴耶区而到贝鲁特岬角的东贝鲁特的污水,覆盖89万人口,政府计划在DORA建成黎巴嫩最大的污水处理厂。

  北部管网虽已于2001年完成,但由于DORA污水处理厂迄今未能建成,所以尚未真正发挥其污水处理功能。根据黎巴嫩重建委员会的计划,DORA污水处理厂将以BOT的形式进行国际招标,并于2002年通过议会立法确立其法律地位,据估计,该厂总投资额达1亿美元,但由于运营收益缺乏有效保障而一直无人问津。南线方面,重建委已发包贝鲁特角(即MANARA)至GHADIR间的管网合同,该项目仍在实施中。

  贝鲁特市以外的沿海城市的污水采集管网如北方的的黎波里、朱尼及卡斯尔旺和南方的塞达及苏尔市,目前正在规划中;而内地(贝卡谷地)的阿卡、BEDDAWI、LADONE和巴尔贝克的水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