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能源] |
山东从资源回到再生资源 画好循环经济这个圆 2005-8-11 9:16:00 |
论经济,山东有一连串令人骄傲的数字和排名。然而另一连串居高不下的能耗数字,却让人心里轻松不起来。2002年山东省的综合能耗GDP产出率仅为日本的1/6;按照现在的开采规模,30年后山东将有108对矿井枯竭报废。 山东人性格粗犷豪放,可是,经济发展却再也不能粗放下去。山东省省长韩寓群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如果以图形作比,循环经济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圆:圆心是经济和社会效益,圆弧依次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在齐鲁大地的企业和工业园区采访,记者处处都能感受到,山东正在致力于画好循环经济这个圆。 构筑循环经济互联网 走进山东海化工业园,登高远望,几十里长的园区内,大小粗细不一的管道连接起80多家化工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或原料相互关联,就在这些管道之间循环。 “一水五用”,是山东海化集团创造的循环经济模式:海水首先被用来养殖贝类、鱼虾等海产品;初级卤水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和抽取的地下卤水先送纯碱厂、硫酸钾厂等供工艺冷却,吸收了化工废热之后的卤水送到溴素厂吹溴;吹溴后的卤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老卤再生产硫酸钾、氯化镁、氢氧化镁等产品。 不仅如此,这个以海水为原料形成的产业链,又通过左右关联和上下延伸,形成海洋化工的生态“互联网”。这张“网”内有溴系列、碱系列、苦卤化工系列、精细化工系列,互为依托,精深加工,滚动增值。海化集团总经理韩星三介绍说,海化每上一个项目首先考虑的是:产品能否和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能否和关联产品复合成网,资源能否实现综合利用直到“吃干榨尽”。 鲁北企业集团是地处山东无棣的化工企业,生产大量化肥,却不见滚滚黑烟;年产15万吨磷肥,却不见矿渣堆积如山;年产20万吨硫酸,空气中却闻不到刺鼻的气味。由于建立了三条紧密联系的生态产业链,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全部被综合利用,同时有效解决了磷石膏堆场占地、污染严重的世界级难题。 新兴工业园区更是严格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日照经济开发区在节能降耗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去年万元能耗降低到0.95吨标准煤,取水量控制在70立方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日照森博浆纸公司一期工程总投资近30亿元,仅用于环保设施的 |
[关闭本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