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咨讯[能源] |
法国核能:从A到B的螺旋式上升 2005-7-20 9:47:00 |
核电是法国的动力之源。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化石能源匮乏的法国选择了发展核电的道路。几十年来,法国共建造核电机组58座,在建立法国核工业的同时,在核废料处理、核安全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今年6月中旬,本报记者应邀赴法,对该国民用核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考察。 6月中旬,作为法国总统的核能顾问,法国原子能委员高级专员贝尔纳.毕果先生在巴黎原子能委员会的办公大楼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是政府建立的核能科研机构,包括军事和民用核能的开发。 毕果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法国80%的能源来自核能,15%来自水电,5%的调峰用电来自煤和石油。法国从一个能源曾经极度匮乏的国家到能源自主,这要得益于30多年前采取的从引进到创新的核能发展道路战略。” 法国当初为什么要从美国引进核能技术?毕果先生介绍道,法国当时需要一种可靠的能源,而开发此能源必须经过检验的成熟技术,但当时在核能方面,国内没有足够的工业开发反馈基础。于是,为尽量降低风险,决定从当时的核能大国美国引进技术。 他说,能源发展的关键在于对技术的选择。由于建一座核电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从设计到建成约需5年时间,其运营可达40年-60年,若技术选择不好,将会在时间和财力上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当时法国在技术选择上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即寻找经得起验证、安全可靠 |
[关闭本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