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石油化工]
己内酰胺绿色工艺找到突破口
2005-6-7 9:13:00


  我国己内酰胺需求量近年来高速增长,尽管国内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产量增长较快,并大力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但仍然不能满足化学纤维和塑料制品业的需求,进口量仍持续增加。目前全球共有30多家企业生产CPL,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绿色工艺、减少环境污染一直是国内外公司开发CPL生产新技术的重点,其中丁二烯工艺路线和酮-肟工艺路线成为研发的焦点。

  丁二烯工艺期待工业化生产

  近10多年来,国际上一些大公司积极研究以非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的工艺路线。DSM、杜邦合作推出了一项以丁二烯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生产CPL的工艺,巴斯夫公司也申请了类似的专利。巴斯夫公司和杜邦公司合作开发的丁二烯/甲烷工艺,在德国建成了1千吨/年的丁二烯/甲烷工艺的工业实验装置。丁二烯路线生产CPL的工艺开始发布时,曾宣称每吨CPL生产成本可降低300美元,当时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巴斯夫公司和杜邦公司曾于1995年计划在我国海南省以丁二烯/甲烷工艺建设一套联产15万吨/年CPL的大型装置,但迄今尚未实施。DSM公司也多次表示要在南京采用丁二烯路线扩大生产能力,也尚未付诸行动。

  酮-肟生产路线有重大突破

  近来,在拉西法技术基础发展起来的酮-肟工艺在国内外取得一系列突破


    

 

  [关闭本窗口]